二零一五年一月
冬云
在物欲的大潮中,孰心岿然不动?在利益的驱动下,人心常在颤抖。世俗之君子,往往经不住诱惑,为了一个“利”字,常使头脑发昏。有的不择手段,己之所欲,不顾他人,失去道德;有的践踏法律,铤而走险,锒铛入狱,失去自由;有的唯利是图,不惜透支自己的身心健康,失去幸福......,岂不可悲?
在文明的帷幕后,对金钱的奴性崇拜,玷污了灵魂。相当一部分人的意识形态中 “笑廉不笑贪,笑贫不笑娼”的观念,污染了社会风尚。他们的灵魂在流浪,精神在漂泊。
人,要为自己的灵魂活着,要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宿,不要迷失自己。人,要经常打扫自己的灵魂,经常洗涤自己的精神,永远保持心灵的清洁。
坚守道德,是防护拜金主义冲击的一道铁壁铜墙。守护良心,就守住了道德的底线。道德良心是永恒的观念。
为此,在三园中题字,以儆之:
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融合,使三园弥散着文化的气氛,芬芳了精神。这是心灵的寓所,身心可以在这里悠闲地散步。闹中取静,心远地偏,静守心神,情态自得。
房后晾台下面和与之相对的矮垣上写道:
“优化环境,美化家园。”“业精于勤,行成于思”。
——三园主人的家从房屋到前院是五分地,后院即是三园(花园果园菜园,分上、下园。下园二分地,上园六分地,计八分地)。前院和后园共一亩三分地。人云:适应自己的,就是最好的。要根据自己手中拥有的颜料,描绘自己的人生。但要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营造一处优美而幽静的家园环境,需要勤奋,需要思考。在此,
白癜风能喝普洱茶摘用了韩愈《进学解》中的名言:“业精于勤荒于嬉,行成于思毁于随”中的前半句。说明思考和勤奋在创业中的重要性。
下园和上园结合处用四根水泥柱搭建了一个简易花亭,上面横匾写着“三园生态”。金银藤散发着沁脾的馨香。前两根柱上写道:“垂柳秀竹前庭院;赏心悦目后花园”。后两根柱上写道:“淡泊明志,宁静致远;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”。
——庭院前,两棵金丝垂杨柳在风中摇曳;象征着人生如柳,应适应环境,插哪哪活;房屋前,数十杆翠竹经寒不凋、四季常青。象征着人生似竹,应正直向上,挺拔有节。后园四围月季为篱笆,园中还有金娃娃、小凤仙、江西腊等各种鲜花,五彩斑斓,芬芳四溢;有果木梨桃、核桃大枣等爽口果实;有茄子菜椒、黄瓜豆角、大葱西红柿等绿色蔬菜。是名副其实的花园、果园、菜园集为一体的三园。宜人的景物掩映着淡淡的文化气息。
——“淡泊明志,宁静致远”摘取诸葛亮的《诫子书》中的名句 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”。 “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”出自老子的《道德经》第四十一章。其意是不追名逐利,以表明自己的志向,宁心安神,以达到远大的目标。试想:名缰利锁桎梏手脚能致远吗?高尚的读书人明白了这个道理后,必定立即勤奋地去实行。可现实中往往是:知而不行,世人通病;因循二字,耽搁一
皮肤病白癜风患者是否可以喝酒生。
园中四围柱上写道:
1红尘外有我, 3 忙中光阴速, 5 罔顾红尘缭绕, 7 念古今悠悠,
青史中无名; 闲时日月长; 不闻众生喧闹, 感宇宙茫茫;
2心中存净土, 4 静处乾坤大, 守护身心正道; 8 问人情冷暖,
眼里有空明。 心躁天地狭。 6 喜听风起风消, 叹世态炎凉。
乐观花开花凋,
欣仰云生云飘。
9智者乐水, 12 大道至简, 14 怡悦温馨, 15 乐天知命,
仁者乐山; 诚能通天; 安康祉祯, 和光同尘,
10安身立命, 13 以心合道, 冬夏洁荣, 己所不欲,
随遇而安; 天人合一。 春秋芬芸。 勿施于人。
11求之有道,
顺其自然。
并配以八卦之符号及六十四卦中“家人、同人、大有、大壮、中孚、明夷”六个双字卦和“蹇、解、随、临、履、谦、萃、恒、益、泰、頤、渐、比、升、丰、节 ”十六个单字卦。
1.红尘外有我,青史中无名。
——当今社会,势利炎炎,欲壑难填;欲远离风险,须甩掉贪婪。
世事悠悠,贪心不休,人生苦短,余财空留。挣不断名缰利锁,离不开勾心角逐。凡夫俗子,名利难除。孰能做到,“任尔红尘滚滚,我自清风明月;尽管金钱耀眼,我心稳如泰山”?
人世之间,无名之辈;青史之中,更无席位。人生之途,秋末冬初,昂扬精神,淡泊名利;身体保健,经济保值;心情平和,日子踏实。
其实,广厦千间,夜眠一角;珍馐百味,无非一饱;人生所需,本来甚少;只因贪心,没完没了;活得太累,转眼到老;简单自然,减少烦恼;富贵无常,安康就好。
2.心中存净土,眼里有空明。
——大千世界,芸芸众生,人人都在逐利。司马迁说: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”在当今这个崇尚权力与金钱的时代,寻找一块远离喧嚣尘世的净土,是活累了的人心中的向往。
净土在哪里?是在香烟缭绕的寺院庙堂里,是在远离城市的山乡僻壤处,还是在村野清风徐来的地方?
其实,净土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。
陶渊明说“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问君何能尔,心远地自偏”。在人世间生活,不是没有车马的声音,而是主人“心远”。心远即心静,心静何惧哗。一个有静气的人,在何处都会心如止水,居何地都是一片净土。而一个心中念念不忘名和利的人,即使身处净土,也会心猿意马。丰子恺说:“既然无处可逃,不如喜悦;既然没有净土,不如静心;既然没有如愿,不如释然。”改变不了现实,就要先改变自己;改变不了环境,就要先适应环境。这就是适者生存的法则。
人有静气,处处是净土。
——守住心中这块净土,清除心中的尘霾。让心房像月光映照下的水永远透明澄澈如空。
3.忙中光阴速,闲时日月长。
——世人皆在忙中老。空闲无事最无聊。环境所处,心情感触。忙可解忧,无聊苦途。人并非为了吃喝玩乐才来到这个世上的,应该在世上作一点事 ,为社会尽一点力才能无愧于一生;万万不可浪费时间,在庸庸碌碌中虚度年华。
时间,是神奇的东西!
它又长又短:长,它无穷无尽;短,它转瞬即逝。
它又快又慢:快,有人感觉疾驰似箭,慢,有人觉得度日如年。
它最宝贵又最廉价:宝贵,因为时间与生命等价,是组成生命的材料。 “一寸光阴一寸金,寸金难买寸光阴”。廉价,是因为它可以被人随便糟蹋。
对于浪费时间,鲁迅说的很坦率:“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,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”。
可见,糟蹋时间,就是糟蹋生命。
随着时间一天一天过去,我们的生命在一寸一寸地萎缩着。我感觉到脚下的地球提速了。寒来暑往,斗转星移,光阴荏苒,白驹过隙。人生短暂,瞬息百年。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尘世中的匆匆过客。烂漫的童年,转眼间就是“夕阳无限好”的黄昏了。生命的进程就是时间的流动,它流走了我们的青春岁月,流尽了我们的锦绣年华。正因为人生短暂,我们实在应该只争朝夕,珍惜光阴,抓住一分一秒,去干自己值得干的有意义的事情。
4.静处乾坤大,心躁天地狭。
——经济利益的大潮风起云涌,在它的冲击下,我们终生奔波,日夜忙碌。往往容易心浮气躁,身体发飘而失去定力。此时,最需要的是动中含静,以静祛躁,静观其变,稳步向前。
《易经》《序卦传》中说:“物不可终动”。物不可以始终处在奋动之中,必要的宁静是对生命的有效养护。
天道深远,沉静自居。尤其是,人到老年应该过相对宁静的日子。不再憧憬暴风骤雨般的生活,临近“夕阳西下”,喜看“小桥流水”。 “静以修身,”宁以养神。心如止水,宁静致远。以空灵虚静之心去体味生活的“五味”对人生的意义。
5罔顾红尘缭绕,不闻众声喧闹, 守护身心正道。
——此三句皆仄声尾。“罔顾”句照应1句的“红尘外有我”;“不闻”句照应4句的“静处乾坤大”;“守护”句照应2句的“心中存净土”。
古人云:壁立千仞,无欲则刚。人要有定力,面对名利滚滚,经得起诱惑。消除觊觎。以八面风吹不动天边月的稳定性,立足于人间。
“罔顾”“不闻”——我行我素,义无反顾,守护身心的正路。不随波逐流,不淹没于世俗。
然则,也许会感到孤独寂寞。但孤独中也会有典雅,寂寞中会有前行的欣慰。初唐诗人陈子昂孤独:“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”诗人孤独遗世,独立苍茫,落寞情怀。
盛唐诗人李白孤独:“众鸟高飞尽,孤云独去闲。李白的生命中有着旷世的孤独。
“独上高楼,望断天涯路”是一切前行者的高远目标。
青少年时期患有白癜风该如何治疗
6.喜听风起风消,乐观花开花凋,欣仰云生云飘。
——此三句皆平声尾。5句三仄声,淡泊以明志,6句三平声。观景以抒情。
风起风消,花绽花谢,云起云翔。“一切景语皆情语”,自然景物关乎人的情感。
王安石有《惜春词》云:春日春风有时好,春日春风有时恶,不得春风花不开,花开又被风吹落。既然是“静处”和“罔顾”,那就“闲看云卷云舒,静观落英缤纷”吧!
大自然博大、神奇。日月如梭,往来运行,出现寒暑交替,寒暑交替带来了万物荣枯,带来了生命的兴衰。古人从四时变化、物华代谢中感受到生命的短暂,所以珍惜每一寸光阴。
草木摇落是自然的现象。不必为之叹息伤悲。更不必花开则喜,花落则悲。切莫望花流泪,望月伤感,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中,无论是高潮还是结局,都是人生的必然。人,应该辩证地看待一切,乐观地对待一切。
7.念古今悠悠,感宇宙茫茫。
——念:考虑、思考。悠悠:遥远长久。感:感怀,心有感触。就宇宙而言,空间无边无际,时间无始无终。时间的无限延长性,空间的无限延伸性,这就是宇宙的二限性。在无限的时间长河中,人生只百八十年,生死转瞬间。羡宇宙之无穷,“哀吾生之须臾”,人生于天地间,相对于浩瀚无垠的宇宙可谓九牛之一毛。正如东坡所感叹: “寄蜉蝣于天地,渺沧海之一粟,”。作为单独的每一个人,在地球上确实是微不足道的,是极其渺小的。但人不应该因其渺小而忽视自己的作用,应该把握有限的时光有所作为。作为万物之灵长,人与人、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,做到天人合一,创造和享受美好的生活。